“倾倒”不良情绪

 二维码 267
发表时间:2015-04-17 17:21

有不少老师在和学生沟通时常常会有无论说地再有道理学生也无法听进去的情况,有时候甚至会使事态更加复杂化,最后“教育”变成了“教训”,教训的结果使得孩子们更加逆反老师,甚至迁怒于老师,成了替罪羊。

“雪之寒,天之蓝;天雨回声连似春;初年绿,源于何;天音春雪与安为;如春,如春!”这首题为《北国春》的小诗,很难想象是一位每天课堂坐不住,经常间歇性地在课桌上弹钢琴、不穿校服、经常迟到旷课、对老师“蔑视”的初二孩子写的。这首诗写出了他对前途的困惑和憧憬,和他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出身于单亲家庭的他,其母亲的教育方式近乎于“行政化”,习惯于“命令”、“要求”和“自觉”,母亲总是说:“我都教他了,让他自己选,他应当要知道该怎么做。”她忽视了其实她的儿子还未成年,仍然稚嫩,也许各样道理他都明白,可是他无力去独自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是非,所以这个孩子总是忧郁着、孤傲着。我和他的接触从不主动谈及他“迟到、旷课、抓狂”等各种行为,而是等待着双方信任关系建立后由他自己主动和我谈起。一天我找他,表示对他的音乐才华很欣赏,提议他可以在学校搞一个“音乐社团”,校团委、学生会可以全力支持。他“勉强”应承了下来,过了几天,社团方案出来了、社团组成了、纳新海报出炉了、社团章程拟定了,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开展了起来。此后,每次他见到我总是带着微笑,彬彬有礼地问声好,叛逆形态一扫而光。后来他和我谈起了他为什么总是迟到旷课,因为他来自北方,生性豪放,对南方孩子的交往方式比较委婉很难接受,久而久之他生怕自己说错话、做错事,于是变得害怕和他人交往、不愿意融入集体。于是他每天都早早来校,却在外“游荡”,要等到同学都进班上课后才进入教室。那一次我和他有了一次长谈,他推心置腹地说了许多心里话。据其母亲反映,之后母子两个人的沟通显得更加和谐,不再充满了火药味,久违的笑容也浮现在她的脸上。

往往桀骜不驯背后是积累了太多的愤懑和不满。就如同杯子中已经盛满了水,我们再也无法添水进去了。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比较冲动,他们“无知”所以无畏。所谓无知指的是他们对轻重缓急、后果并无过多思考,仅仅纠缠在当前的纷争郁闷之中,缺少社会阅历,因此常常有一些冲动之举。冲动源于不良情绪,而与事件本身曲直并无太大关联。当一个人在不良情绪下是无法做到冷静客观的,所以这种情况下要与学生进行沟通应当帮助他先把不良情绪倒出来,这样才能重新装得下理智。


福州屏东中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