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维码 106
发表时间:2013-03-12 10:48

出处

子曰: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仲弓问孔子如何处世才能合乎仁道?孔子回答道:“出门与同仁行礼如见贵客一般,对民如大祭一样凝重,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如此在朝上就不会招谁怨,在家中私下的交往也不招谁恨”仲弓感谢道:“我虽迟钝,但一定要牢记先生的话。”

启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不知原意的来历,往往从这“欲”里理解为“想要的”,而“施”是强加自己想要的给别人,其实中唯一能真正了解孔子的传本《论语》才会知,它的范围不大,仅是指在行周礼行为的一种准则,有针对性的。单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判断,不能怪现代人们看错,本就要用“行”或行为字眼,而不是“欲”。至于为什么孔子要用“欲”。这本是那时文字字词局限,或那时分不清行为性字眼与思想性的字眼,造成混乱,这也许两者都有,从《论语·颜渊篇》“仲弓问仁”,现代我们知道“仁”是难以捉摸不定的思想感应,是思想性的东西,而孔子答出行为准则,不一样的范围东西,而《颜渊篇》子贡问的是行为准则,孔子却一开始弄个“恕”飘浮思想性词出来,似又想不通,然后才说这句主语出来,这我们完全可断定当时孔子属于思想性与行为性的分别一下混乱了。所以要看懂它,就不得不查找历史的来源。

本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意思是指要大家坚持倡导周礼,意思上是,首先你自己行为上行得了的,才能要求别人这么做,针对这种有一定范围行为上的要求,孔子说的很公道,不存在什么思想性的东西。不过就是因为,或本就是当时孔子一下搞不清行为准则与思想性意义东西,“仲弓问仁”,仁本是思想范畴的东西,孔子却答的是行为准则,子贡问行为准则,孔子先搞“恕”出来以思想为先,加上本是思想上的‘欲’字代为行为上的“欲”字的混乱,看者就往往出现混乱。或许正因此,后来儒家的儒士儒生竟行成,自己所欲(想的),变成就要施于他人。我们知道,个人来说,你的思想的,未必就能施得了别人,然而往后儒士为达到这种欲与施的目的,不惜先抑止其它不同思想的发展,虚造大量的孔子著作与史料,使历史失去它的严肃性,跟着从文化的大范围造势,再与统治者在政治抑止不同的思想与思想者,然后强制人们行其之道;从汉朝的儒大学士董仲舒要绝百家的意向,到篡位成功的儒经学家王莽,搞起的使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模周礼井田制复礼行为,到大儒韩愈的“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提倡强制的政治手段来压倒道佛思想;宋朝的儒士王安石又来一次妄顾事实的又一次以周礼为样板,加速宋朝灭亡的变法;再到大清儒学士们与封建统治者为编统一的思想的《四库全书》,欲施于人,禁毁他们认为不同思想的异书就达几千种,之前的“明山狱”“南山狱”死多少人还不说,就是此时乾隆年间其文字狱就五十三起,牵涉人员与性命之广可想而知;儒家主导下的文化发展成这样一种强迫文化,当年极端的秦始皇的“梵书坑儒”,也是小巫见大巫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变成思想性与准则相混的东西,那就会变成己所欲,而欲施于人。

当今有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放之四海皆标准的真理”,这是没文化妄言自大言语,文化理论成熟的今天,科学让我们知道,世界之大,人因为环境,信仰,阶层,角度,时间的不同,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论,所谓每条真理是有它的范围的,千篇一律的真理之说必是谎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来自维护封建,远古的孔子所说的周礼行为,如果今天有人想借用它,就不必要再犯其后人犯下的这些错误,也应该在特定的规范行为内,切莫再上升思想上,什么“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宽恕”啊,这些思想性的东西再混到这里面来,那无疑再轮回着惨痛的几千载经历,沾着血迹班班的千百年来的文化历史已经告诉我们,教训应该够了。

自己不想要的,未必是别人需要的;勿施于人的正是拥有自己不想要的事物时的个人看法;你觉得早餐剩的包子自己不想要,但这正是旁边乞丐难得的美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想说的不是早餐剩的包子很凉了,也许会对胃不好,还有点脏,不应该施舍给别人当食物,强加给别人欲包含个人看法,有着主观方面的内容和含义,勿施于人的正是拥有自己不想要的事物时的个人看法。


福州屏东中学官方微信